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牢记嘱托谱新篇砥砺奋进新征程」突破“卡脖

来源:石油钻探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4-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石油是国家发展重要的战略资源,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油气勘探是整个石油工业的基础和先导,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战略安全。然而,在这么重要的领域中,我国油气勘

石油是国家发展重要的战略资源,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油气勘探是整个石油工业的基础和先导,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战略安全。然而,在这么重要的领域中,我国油气勘探,尤其是海洋油气勘探,所用的装备几乎全是进口,这些进口装备不仅价格昂贵,还在关键指标参数、作业区域上对我国进行了限制,严重阻碍了我国勘探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在合肥这座“科创之城”,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曹平副教授带领他的团队,经过几年的刻苦攻关,把在先进加速器、对撞机等大科学装置研究和建设上积累的先进的电子学测量技术和方法,应用于海洋石油勘探的重大国民经济领域,与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了高精度深水油气地震勘探数据采集装备,成功突破了我国在海洋地震勘探数据采集装备领域的“卡脖子”技术,打破了国际技术封锁和价格垄断。

“海上的石油勘探首先需要物探船用地震勘探的方法把整个地质层扫描一遍,了解清楚地层的构造。”曹平告诉记者,“我们的装备如同一个大型的CT机,通过人工震源激发地震波,收集从海底返回的微弱信号,进行三维切片扫描,从而获得海底地质结构的成像信息。”

“我们攻克了超长距离一体化精密采集传输、大覆盖范围多缆全局精确同步、可扩展的海量数据实时读出、水下电缆高可靠作业支撑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曹平介绍,这套装备具备高密度采集、宽覆盖超长缆作业和可靠的海上作业等特点,可分辨相差1600万倍的信号,总探测覆盖面积达十几平方公里,精密采集通道规模达数万道。“与国际水平相比,我们的同步技术指标要高20倍,传输能力高1倍,下潜深度也突破了国外的沉放深度限制。”

“我们科研工作者就是要做‘填空'题,国家哪个方面不行,我们就攻关哪里;国家需要什么技术,我们就研究什么样的技术。”曹平的这句口头禅是他多年来上下求索、孜孜以求的信念。2019年,这套装备入选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领域重大科技成果,也入选了中科院建院70周年创新成果展。同时也成为中国海油的高端战略发展装备。

曹平

“最开始研究拖缆采集装备的时候,真是摸着石头过河,只能一步步尝试和摸索。”回顾攻关的整个过程,曹平坦言最难的就是如何实现成果的落地转化,“由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属性和职务科技成果的产权归属属性,在成果批量化的时候,我们没有办法进行销售。后来中科大的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成功帮我们疏通了堵点。”

原来,2020年5月,科技部等9部门印发《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中科大成为试点之一。中科大专门制定了实施方案,计划通过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争取在试点期3年内积极推动不少于30项科技成果的“先赋权后转化”,激发科研人员从事转化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科技成果应用。

经过三个月的时间,通过成立新公司,曹平带领团队,将科技成果推向市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开花结果”。2020年,该团队成功批量生产并装备一条六缆物探船的数据采集装备,完成了我国海洋物探史上首次高端自主装备的大规模装配,并投入实际作业中。当前,他们正在完成更大规模的深水物探船装备工作,预计今年上半年完成。

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是中国科大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集中窗口。近年来,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不断打通学校与先研院之间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加大对安徽省内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健全前沿科技研发“沿途下蛋”机制,已逐渐形成体制机制创新、高端人才集聚、创新成果丰硕的良好发展局面,正朝着建成具有国际影响的高层次人才聚集中心、高科技产业孵化基地和成果研发基地、转化基地的目标稳步前进。(记者 徐慧媛)

【来源:中安在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

文章来源:《石油钻探技术》 网址: http://www.syztjszz.cn/zonghexinwen/2022/0423/584.html



上一篇:「中安在线」突破“卡脖子”技术科技成果赋权
下一篇:找油本领哪家强?2021年石油地质勘探开发行业职

石油钻探技术投稿 | 石油钻探技术编辑部| 石油钻探技术版面费 | 石油钻探技术论文发表 | 石油钻探技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石油钻探技术》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